1、基本原理
從電子標簽到閱讀器之間的通信及能量感應方式來看,rfid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一般可以分成兩類,即電感耦合(InductiveCoupling)系統(tǒng)和電磁反向散射耦合(Backscatter Coupling)系統(tǒng)。電感耦合通過空間高頻交變磁場實現耦合,依據的是電磁感應定律;電磁反向散射耦合,即雷達原理模型,發(fā)射出去的電磁波碰到目標后反射,同時攜帶回目標信息,依據的是電磁波的空間傳播規(guī)律。
2、電感耦合型RFID系統(tǒng)
RFID的電感耦合方式對應于ISO/IEC 14443協議。電感耦合電子標簽由一個電子數據載體,通常由單個微芯片及用做天線的大面積的線圈等組成。
電感耦合方式的電子標簽幾乎都是無源工作的,在標簽中的微芯片工作所需的全部能量由閱讀器發(fā)送的感應電磁能提供。高頻的強電磁場由閱讀器的天線線圈產生,并穿越線圈橫截面和線圈的周圍空間,以使附近的電子標簽產生電磁感應。
3、電磁反向散射RFID系統(tǒng)
(1)反向散射調制
雷達技術為RFID的反向散射耦合方式提供了理論和應用基礎。當電磁波遇到空間目標時,其能量的一部分被目標吸收,另一部分以不同的強度散射到各個方向。在散射的能量中,一小部分反射回發(fā)射天線,并被天線接收(因此發(fā)射天線也是接收天線),對接收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,即可獲得目標的有關信息。
當電磁波從天線向周圍空間發(fā)射時,會遇到不同的目標。到達目標的電磁波能量的一部分(自由空間衰減)被目標吸收,另一部分以不同的強度散射到各個方向上去。反射能量的一部分最終會返回發(fā)射天線,稱之為回波。在雷達技術中,可用這種反射波測量目標的距離和方位。
對RFID系統(tǒng)來說,可以采用電磁反向散射耦合工作方式,利用電磁波反射完成從電子標簽到閱讀器的數據傳輸。這種工作方式主要應用在915MHz、2.45GNz或更高頻率的系統(tǒng)中。
(2)RFID反向散射耦合方式
一個目標反射電磁波的頻率由反射橫截面來確定。反射橫截面的大小與一系列的參數有關,如目標的大小、形狀和材料,電磁波的波長和極化方向等。由于目標的反射性能通常隨頻率的升高而增強,所以rfid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反向散射耦合方式采用特高頻和超高頻,應答器和讀寫器的距離大于1 m。讀寫器、應答器(電子標簽)和天線構成了一個收發(fā)通信系統(tǒng)。